南京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二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在南京一中正式启动!
2024-10-11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是江苏省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旨在培育、造就一批富有创造力、影响力的教育家型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努力探索、凝练和诠释江苏教育的内涵特征,使江苏成为全国一流教育人才的高地,形成“为全国发展探路”的江苏方案、江苏实践和江苏经验。
9月30日,南京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二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启动仪式在南京市第一中学举行。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南京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师资培训处处长黄渭波,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书记陈平,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书记陈旭辉,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书记孙旭东,南京市职教教研室副主任殷树凤出席启动仪式。
9月30日及10月9日,“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南京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朱焱,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居艳的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顺利开展。
01正式启动第二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
启动仪式上,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
首先介绍了南京市
“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工作开展情况
及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安排。
为扩大“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南京市“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成长,推进名师培育培养工作,南京市主要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管理机制,二是做好人才储备,三是搭建成长平台,四是发挥辐射作用。9月30日起至10月15日,八位第二期“苏教名家”培养对象举办报告会,发挥“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的引领、示范和导向作用。
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表示,
开展第二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
是在南京教育沃土上
名师名校长践行教育家精神
成长的初步成果和特征。
南京市教育局一直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号工程。名师培育更是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近4年南京共有39位老师入选“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在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的指导下形成行政搭建平台、专家引领指导、个人主动发展、团队共同提高的培养机制。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人民、战略三大属性,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撑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教育强省”的坚实步伐。
江苏省教育厅
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表示,
南京市教师队伍人才培养
走在全省最前列,
希望大家保持良好态势,
未来携手共创辉煌。
“如果说到过去,我建议大家及时总结经验;如果说到现在,我认为是保持良好态势;如果说到未来,我希望大家携手共创辉煌。”张处长指出,发展态势好的学校既有雄厚的基础,同时也昭示着美好的未来。江苏省教师队伍是好的,所到之处都是积极向好的态势,要保住这种态势。面向未来,“苏教名家”培养对象责任更大、要求更严、保障更好,期待大家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天启动仪式上,
7位第二期“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结合自身的成长、发展分享经验。
02首场报告会构筑舒展的学校教育生态
9月30日,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二期培养对象
首场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顺利举行。
南京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
“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朱焱
以《构筑舒展的学校教育生态——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三年实践》为题
开展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
朱焱书记从“教育主张的解析、研究问题的提出、
实践的探索和推进、后续的思考”四个方面,
阐述了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经验与主张。
中西方哲学流派里,生命哲学把揭示人的生命性质和意义作为研究的目的,进而推论人的存在及其全部的认识和实践。“舒展”的教育主张和育人追求正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来完成主体人自觉地实现理想生命状态的过程。基于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周易》的生命哲学、庄子的生命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舒展”的教育内涵和意蕴可以表达为:舒展是外在展露的生动姿态,也是内在绵延的生命能量,是生命的空间化与时间化的统一。
舒展的前提是生根、条件是自由、目的是生长。于育人方式而言,舒展的学校教育生态应该贯穿“主体”“全体”“整体”三大观念,从每个学生、全体学生、学校组织出发来构筑,系统化地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舒展的教育生态”是学生们在明亮的学习空间中自由漫步,在开放的教育资源中自主学习,在创意的多元课程中专注沉浸,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主动成长。
构筑“舒展”的学校教育生态,必须聚焦到育人方式的变革上。无论是新高考、新课程还是新教材,亦或是对普通高中教育明确提出的内涵建设和优质特色的要求,这其中的核心词就是“育人”,改革的重点就是“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关注的焦点就是“质量”。南京一中矢志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学校教育生态的系统性重塑上,将“舒展”的教育意蕴贯穿其中,强调人的主动性和主体自觉,强调体验与实践,生活与生长,把握住育人与育才之间的关系。院士1课堂、江苏少年工程院、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等都是学校在育人方式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
我努力把‘舒展教育’的学校生态用多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参与其中的人能看见,且有使命感、方向感。通过“舒展教育”的实践,我们期待学生更加灵动和奋进,老师更加从容和优雅,学校更加智慧和温暖。
在舒展的学校教育生态下,
学生和教师的成长也是舒展、向上的。
两位团队成员
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张亮、
教师发展处主任李昱蓉
分别从德育培养、师能发展角度
进行团队展示分享。
让生命在自由舒展中幸福成长——崇文少年道德品格养成的德育实践支持系统
在“成全”德育体系下,建设特色德育课程,完善多元评价体系,调动校家社各方面的德育因子,共同协作,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效德育场,培养“人格健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创造”的新时代“崇文少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并通过校园文化空间、学习空间、艺体空间、实践空间、阅读空间、生活空间等的打造和社团时间、创意时间、活力时间、闲暇时间、合作时间的嵌入,以时空为经纬线,构造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舒展校园文化和生活,构筑以慈善行走、迎新大集、学生社团为主的崇文少年道德品格养成的德育实践支持系统,让生命在自由舒展中幸福成长。
觉醒与共生: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梦想场域
教育是一场关于成长、成全的旅程,它不但关乎每一个学生,也关乎每一位教师。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还蕴含着个体自我意义的构建,这一构建过程强调个体生命发展的整体性,教师的发展应走专业自觉,走自我觉醒的发展之路。舒展的教育意味着给予适合的空间和养分自由地生长,不同类型的教师,其生长的空间和要求不尽相同。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关注教师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南京一中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分层培育计划,旨在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适宜的成长路径。同时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以课题聚集、以项目拉动,通过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报告会现场,
导师专家就报告内容
进行了精彩点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陈如平
第一个“本”是根本。教育中最根本的事情就是关于人的培养问题。朱焱书记提出的“成全人、成全人、全成人”有现实意义和长远考量。希望所有人在这个根本上多做文章,多做深层次的思考。
第二个“本”是基本。学校发展需要理念、目标、路径、创新策略等各种各样的模式、手段,首场报告会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找到了早期培养、早期识别、早期评价的侧重点,推动普通学校育人方式改革,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第三个“本”是职本。结合南京一中关于育人方式改革的案例,每位教师可以在职责范围之内把非常有效的成功经验再提炼,从而上升到机制环节,使得思想理念发出更加灿烂的效用。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张红霞
结合朱焱书记的报告主题与内容,张红霞教授充分肯定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并认为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在教育这个生态系统里,老师也是学生的“同伴”,也应当为老师创造舒展的环境,才能让老师更好地为创造一个自由生长的舒展的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张新平
南京一中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研究、全局谋划、探索实践都值得肯定。特别是师资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的发展理念和做法令人欣慰。孔子说过:“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舒展教育的本真样态,对所有事情的限度都有非常认真的思考和把握。
03立德树人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基
10月9日,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居艳
开展了题为
《立德树人: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基》
的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同时还启示了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这是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也是我们党全面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学校,应培养怎样的时代新人?中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也只能是人才,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立德铸魂、培育新人”教育主张的提出与实施,离不开国家社会家庭的环境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积极回应教育强国发展战略,也要努力适应学生内在成长的需求。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其中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高层级。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学校层面提供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等多样化的学习的机会、开展突出五育中的美育的活动课程。教师层面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科潜能。指向立德铸魂,培育新人的德育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应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础性的必修课。居艳校长结合四史教育课程、徒步研学课程、院士1课堂等,介绍从学校层面如何建立完善立德树人的机制和立德铸魂培育新人的实践创新做法。
居艳校长表示,理想信念坚定是立德铸魂之本,学校通过完整丰富立体融通的德育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和触摸高中生活的美好,从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由此可见,立德铸魂培育新人的教育主张不是一句空的口号,更多的是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
南京市第一中学学生发展处主任高凯、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党委书记张小兵、
南师附中数学教研组组长丁菁
3位团队成员从不同角度
展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
课程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高凯:在舒展的天空下,道德之花绚丽绽放
在“成全”德育体系下,南京一中始终致力于建设特色的德育课程,以学生社团、迎新大集等活动为载体,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最美最舒展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教育生活中自主选择自主发展,从而能够深扎根系,挺拔树干,展开枝蔓奋力生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小兵:阅读文化建设与构想
最好的阅读应该是为了“人”的阅读,我们的阅读指向应当是立德树人,是为了树人、全人、成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阅读文化最重要的是行动文化,第一是群体阅读,第二是解放阅读,第三全学科阅读,第四融合阅读。通过这些阅读来寻找读书人,共建读书群,形成学校的读书场。
丁菁:系统推进促提升,锐意进取育英才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课程整合、系统集训、专家引领方面积极探索资优生培养的不同路径。在做好整体规划高中数学教学的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积极建设校本课程、开设校本选修课、建构高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培养体系、开展多个大众数学的竞赛活动,从而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
结合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内容,
3位专家进行了
深入细致的点评与指导。
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教授、博导宋永忠
教育主张将“立德”放在“培育新人”之前,用“德”统领“才”,符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观。以立德铸魂为统领,以思政引领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这就牢牢把握了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居艳校长思考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德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既紧扣时代背景,也切合所在学校的实际。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张新平
立德树人、立德铸魂,要深刻地理解教学的教育性和教育的政治性,帮助孩子愿意学习、理解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存在的价值意义,确立学习目标,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社会、和国家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吕林海
教育主张有三个特点,一是基于提出者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概括、提升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三是要符合教育规律,居艳校长的汇报非常吻合这三个特点。我认为立德铸魂中最难的字是“铸”字。学生挑战自我、艰苦奋斗的过程,是铸魂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每个人的铸造过程都不一样,个体性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可以在人的发展性的评价研究上继续做出探索。
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为
教师发展搭建了
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平台,
“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将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引领更多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
推动南京教育、江苏教育
高质量发展。
编辑:办公室
审核:办公室
联合出品: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
-
南京市鑫园小学成功举办“你的学校可爱吗”主题活动
2024-11-12 -
【小学部】守护童心 筑牢校园“消防墙”——南师附中高淳学校小学部消防主题教育活动掠影
2024-11-12 -
南京市樱花小学“诗词里的学科”系列活动:探索跨学科融合 引领阅读新风潮
2024-11-12 -
《我行我知》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南京晓庄学院精彩唱响
2024-11-12 -
视听盛宴!这场演出,精彩!
2024-11-12 -
深化南北教育协作!连云港近百位班主任来锡研修
2024-11-12 -
南师附中高淳学校小学部2024年秋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掠影
2024-11-12 -
【南苑动态】亲近自然 欢“橘”一堂
2024-11-12